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05:35:5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4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关于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4年8月31日,交通部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沈阳、大连、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市交通局、深圳市运输局:
现发布《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车辆购置附加费(以下简称“车购费”)分成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成资金确定的原则和拨款办法:
按照“既保证中央有较强调控能力,又适当照顾地方利益,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由部定期确定各省(自治区、市)交通厅(局)(包括天津、上海市政工程局和有关计划单列市交通局,下同)的车购费收入分成比例,并按其实际缴部金额和核定的分成比例,按季度预拨,年度决算批复后清算。
第三条 分成资金的使用原则:
(一)分成资金只限于省(自治区、市)交通厅(局)按规定统一安排使用,不得再向其他任何单位分成。
(二)各省(自治区、市)交通厅(局)要统一安排使用分成资金,在保证各级车购费征稽机构经常性费用开支和征管人员福利奖励基金的前提下,分成资金应主要用于公路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低于应得分成资金总额的70%),适当安排场站建设项目。每年可安排一部分分成资金,用于各级车购费征稽机构专项费开支。
(三)分成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 分成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车购费征稽机构经常性费用开支。包括:
1、票据印制费;
2、办公用品购置费;
3、管理费。包括工资和辅助工资、差旅费、宣传费、服装费、劳动保护费、会议费、业务费等。
(二)车购费征管人员福利和奖励基金。
(三)车购费征稽机构专项费开支。包括:
1、车辆购置费;
2、设备购置费;
3、办公及生活用房购建费。
(四)国道主干线、省道主干线及其他有重要意义的公路建设项目和公用汽车场站建设项目。
第五条 分成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属于国家所有。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市)交通厅(局)应根据当年预计可使用分成资金数编制年度分成资金支出预算(格式见附件一),报部审核同意后作为拨款依据。各省(自治区、市)交通厅(局)对分成资金使用情况应按年度编报会计决算。
部对未报支出预算的单位不予拨付分成款,对未纳入预算的支出,年度决算不予核销。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市)要严格执行车购费征收政策,如发现有隐瞒、截留、挪用车购费专项收入,擅自减免车购费的,部除追缴收入外,将停拨有关单位的分成款。追缴收入的部分不予分成。
第八条 车购费分成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使用,不得挪用,如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年终决算部不予核销,并责成有关单位负责全部追回并上缴。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支出预算
编报单位: 19 年度
--------------------------------------------------------------------------------
| | 金 额 | 批准数 | |
| 项 目 | | | 备 注 |
| | (万元) | (万元) | |
|----------------------------------|------------|------------|------------|
| 合 计 | | | |
|----------------------------------|------------|------------|------------|
|一、车购费征稽机构经常性费用支出 | | | |
| 1、票据印制费 | | | |
| 2、办公用品购置费 | | | |
| 3、管理费( 元/人) | | | |
|----------------------------------|------------|------------|------------|
|二、车购费征稽机构专项费支出 | | | |
| 1、车辆购置费 | | | |
| 2、设备购置费 | | | |
| 3、办公用房购建费 | | | |
|----------------------------------|------------|------------|------------|
|三、车购费征管人员福利奖励基金 | | | |
|----------------------------------|------------|------------|------------|
|四、公路建设项目小计 | | | |
|----------------------------------|------------|------------|------------|
|五、场站建设项目小计 | | | |
--------------------------------------------------------------------------------

说明:1、本表请于每年3月底前报部,追加的预算于9月底前报部;
2、请在编报单位处加盖厅(局)级单位公章;
3、本表请上报一式二份,一份留部作拨款依据,一份批复原编报单位作执行依据。
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支出预算(附表1)
——公路建设项目明细表
编报单位: 19 年度 单位:万元
------------------------------------------------------------------------------------------------
| 项 目 |建设总规模|概算总投资|累计已安排分成资金|当年安排分成资金|批准数|备注|
|----------------|----------|----------|------------------|----------------|------|----|
|公路建设项目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本表请按公路建设项目逐项填列;
2、请在编报单位处加盖厅(局)级单位公章;
3、本表请上报一式二份,一份留部作拨款依据,一份批复编报单位作执行依据。
车辆购置附加费分成资金支出预算(附表2)
——场站建设项目明细表
编报单位: 19 年度 单位:万元
------------------------------------------------------------------------------------------------
| 项 目 |建设总规模|概算总投资|累计已安排分成资金|当年安排分成资金|批准数|备注|
|----------------|----------|----------|------------------|----------------|------|----|
|场站建设项目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本表请按场站建设项目逐项填列;
2、请在编报单位处加盖厅(局)级单位公章;
3、本表请上报一式二份,一份留部作拨款依据,一份批复编报单位作执行依据。


石家庄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石政办发〔2005〕39号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根据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石家庄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石家庄市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


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县(市)、区政府(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同)及市政府各部门办公室(含承担相应工作的处室,下同)工作,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事项
本办法适用于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含实行垂直、半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办公室的值班、信息、提案、督查、公文办理和会务工作的考核。
二、考核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严格依据考核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参加考核单位工作。
(二)注重实效原则。既强调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又考核工作实际效果和质量。
(三)便于操作原则。考核事项、方式、标准、等级应明确具体,方便易行。
(四)激励创新原则。既要奖优罚劣,又要注重工作创新。
三、考核方式及标准
考核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值班、信息、提案、督查、公文办理、会务工作的处室具体组织。
考核工作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值班工作
实行百分基数制。
1、值班勤务(30分)。接电超过三响以上的每次扣2分,不及时回复内网通知或政务短信一次扣5分,不及时反馈交办事项办理结果扣5分,不按要求上报材料扣10分,擅离岗位一次扣20分。
2、情况报告(30分)。迟报情况一次扣5分,误报、漏报情况一次扣10分,瞒报情况一次扣20分,上述行为在紧急情况下分别加扣10分。
3、政务接待(20分)。不使用文明用语每次扣5分,态度生硬每次扣5分,不负责任每次扣10分。
4、文电处理(20分)。不及时取件一次扣5分,误件、压件、丢件一次扣5分至10分,泄密一次扣10分至20分。
(二)信息工作
实行累计加分制。
1、市政府办公厅采用信息类每条计5分,调研类每篇计15分。
2、上报国办、省办的信息每条计5分,省办采用的每条计15分、国办采用的每条计30分。上报国办、省办的调研报告每篇计10分,省办采用的每篇计20分、国办采用的每篇计50分。
3、省市委、政府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信息、调研报告,在原计分基础上加2倍计分;国务院领导批示的加3倍计分。
4、重要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每次扣20分。
(三)提案工作
实行百分基数制。
1、办结时限(20分)。承办数量在50至99件、100件(含本数)以上的,分别增记2、3分;提前10天以上办结的每件加1分;未按时办结的每件扣1分。
2、办理程序(20分)。未按程序要求走访的,每项扣5分,未组织复查的,每项扣5分;走访率、复查率高于规定指标的,每项增2分。
3、答复质量(30分)。答复格式不规范的每件扣2分,答复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每件扣5分,未答复所提问题的每件扣5分,答复内容不完整、语气生硬的每件扣2分。
4、办理结果(30分)。省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工作机构,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答复及办理结果提出表扬的,每件加5分;表示不满意的,每件扣5分。提案办理的经验被采用的,每篇加2分。
(四)督查工作
实行百分基数制。
1、办理时限(20分)。未按时办结的每件扣5分,无正当理由未办理的每件扣10分。
2、办理程序(10分)。未按程序办理的每件扣10分。
3、办理质量(30分)。反馈办理报告不符合要求的每件扣10分,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的每件扣10分,退回重办的每件扣20分。
4、办理效果(30分)。被市政府领导作出肯定性批示的每件增5分,全年累计完成交办任务15件以上的每件增1分(最高不超过5分),交办事项完成质量差、延误工作的每件扣10分。
5、政务专刊(10分)。参照信息工作记分。
(五)公文办理
实行百分基数制。
1、公文形式(20分)。公文用纸不规范每次扣5分,印刷质量差扣5分,装订不符合要求扣2分,公文要素漏标或标注不规范扣5分,附件材料不齐全扣2分,不按规定份数上报扣1分。
2、公文内容(20分)。文种适用不当扣3分,情况失实扣4分,观点不明扣3分,表述不准扣3分,条理不清扣3分,拖沓冗长扣3分,结构层次序数不规范扣2分,不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扣2分,字词、标点使用不准确每项扣2分,越权行文扣5分,违反政策、法律扣30分。
3、办文程序(20分)。违规报送公文扣5分,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扣5分,越级行文扣5分,多头请示扣5分。
4、承办事项(20分)。取件不及时扣5分,丢件扣5分,违反联合办文规则扣5分,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限反馈结果扣5分。
5、公文备案(20分)。不按时上报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扣5分,缺报一份文件扣10分。
(六)会务工作
实行百分基数制。
1、会议组织(50分)。会议申报、通知及会场布置出现较大疏漏每次扣10分,不按规定邀请公民旁听会议每次扣10分,部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综合性会议每年超过2次及以上的每次扣10分,会议组织受到市领导表扬每次加10分。
2、会议纪律(50分)。无故不参加会议每人次扣15分,擅自找人替会每人次扣10分,迟到、早退及其它违反会场纪律每人次扣5分。
单项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立功、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工作经验被上级机关推广的,可适当加分。
四、考核等级及名额
单位考核分为三个等级,按照被考核单位计分从高至低排序。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的,可定为先进单位;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上的,为达标单位;综合得分在59分以下的,为不达标单位。先进单位比例一般掌握在10%至20%。
个人考核只评定先进,由被考核单位推荐,以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为依据。先进个人比例一般掌握在20%至30%以内。
五、考核步骤
(一)考核申报。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办公室按照年度工作要求和考核方案,认真总结本年度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向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申报先进单位项目、推荐先进个人。每项工作只能推荐一名先进个人。
(二)考核登统。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处室,应对日常工作记录进行整理核实,按照考核标准记分登统,提出被考核单位的排列顺序,并确定先进个人的候选人。
(三)考核审批。年度先进的具体指标、单位考核和先进个人的结果,需经市政府办公厅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
本办法由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关于对内联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

大连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内联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
大连市人民政府




为了鼓励窗口与腹地共同利用大连市的优越条件,发展各种形式的内联企业,在继续执行市政府今年印发的《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关税收政策》(见大政发[1988]98号文)对内联企业的优惠条文的同时,对内联企业实行如下优惠政策:
一、对内地一方实际出资额占注册资本一半以上(含一半)的内联企业,按其经营的不同项目,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分别给予减免所得税照顾:
(一)对从事港口、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开发的内联企业,免征所得税三年。其中,对投资回收期限比较长的,签约时可进一步放宽。
(二)对从事出口创汇和技术先进附加价值高的工农业生产性项目,以及科研开发项目的内联企业,免征所得税二年,减半征收所得税三年。
(三)对从事商、饮、服行业的内联企业,投资总额超过一千万元的,免征所得税二年,减半征收所得税三年。
二、对在减免所得税后仍有困难的内联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减免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照顾。对经营国家限价的商品和我市紧缺商品的内联企业, 经税务部门批准后,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减免营业税照顾。
三、内联企业专为生产出口产品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按对外合同为开展加工装配、补偿贸易进口的设备、仪器、工具等,经海关审批,可减免关税、进口环节的产品税(增值税)。属于应税品种的来料加工的出口产品,经海关审批后,可免征出口关税。
四、内联企业用银行贷款购建固定资产和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所提取的折旧基金中用于归还固定资产贷款和技措贷款的部分,以及内联企业留利中用于归还固定资产贷款的部分,可免交能交基金。
五、凡内联企业在我市的基建投资,减半征收建筑税。
六、内联企业的固定资产可加速折旧,年折旧率最高可增加一倍(按国家现有标准)。对出口创汇内联企业生产出口商品的专用线或专用设备(厂房除外),凡有承受能力的,年折旧率可提高到20—30%。内联企业大修理基金的提取比例,也可适当提高。
七、内联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可以纳入大连市的基建计划,不占用内地一方的固定资产规模指标;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可在大连市银行申请贷款,并享受大连市企业的还贷利率和有关优惠政策。
八、内联企业所创外汇,除按国家统筹外汇管理办法规定的比例上交外,余者由联合各方协商分配,内地一方分得的外汇,可自行安排使用。
九、内联企业生产或经营不属于国家限价的商品,可按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价格。
十、内联企业置办集团控购商品(小汽车除外),原则上由大连市安排解决指标。
十一、内联企业年出口创汇一百万美元以上,并具一定出口经营条件的,经批准,可享有外贸自营权。
十二、内联企业的劳动工资计划指标由我市统筹安排,由劳动部门审批、单列。内联一方所在地工资标高于我市的,可按对方标准核定。
十三、内联企业的干部主要由联合各方派入,不足部分可以从大连市招聘或调入,经市人事部门批准,也可从外地招聘或调入。所需的工人, 除部分技术工人可由内地派进外,大部分应在大连市招用。
十四、内联企业从内地派进的人员,可凭内地市主部门的批文,到公安部门办理大连市暂住户口。确属工作需要,需落为寄住户口或常住户口的,可按大连市规定的调入条件,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将户口迁入大连市。其直系亲属属于城市户口符合随迁条件的,可随同迁入。内联企业从
内地派进人员落为寄住或常住户口的数额 , 将视企业的经营期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状况确定。户口的数额,将视企业的经营期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状况确定。
十五、内联企业由市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归口管理,内联企业的具体困难,由市经协委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十六、本规定适用于内地在大连市办的独资企业和内地与大连市合资、合作兴办的企业。



1988年8月16日